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学校领导向用人单位了解情况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进行双向交流
3月9日,山东省2013年农林水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南校区举行,来自全省17个地市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新疆等18个省市的917家用人单位到会招聘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2.6万余个,供需比达1:3.5,再创历史新高。
天公作美,今天的就业市场天气非常晴朗。毕业生和企业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据粗略统计,省内外50多所高校的2万余名应往届毕业生、非毕业生参加和观摩就业市场。就业市场内人头攒动,一个摊位紧挨一个摊位,连体育场外的马路上也排满了前来招聘单位的桌子。招聘单位各出奇招热情推介,不少单位挂出了“农大毕业生在公司”之类的展板,靠师兄师姐的出色发展吸引毕业生。和美华集团的三个子公司集中在一个摊位上,各招各的人,核心料事业部的总经理石文告诉记者,“今天自己是来抢人了,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真的非常需要新人的加盟。”
上午九点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伯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处处长高德敬,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增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卞峰德,学校领导邢善萍、张敬和、董树亭、张宪省、董新胜、车先礼、朱莉、高东升、嵇景涛等来到现场,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热情交流,了解情况。
在泰山电力、大北农集团、信合生物制药等单位的招聘摊位前,李伯平、邢善萍等向招聘负责人询问为毕业生提供的条件、培训计划、未来发展规划等,也倾听用人单位对希望介入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随后,李伯平主持召开座谈会,更加具体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倾听学生代表的求职心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农大毕业生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悟性好,综合素质高,希望能招聘到更多更优秀的农大毕业生加盟自己的企业。
求职学生在摊位前看企业展板介绍,询问自己关注的信息,很多人与企业达成了工作意向。9日下午,学校面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组织召开了300多场次面试洽谈会,促进双方进一步相互了解,相互选择。
各学院教师也来到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交流,推荐毕业生就业,并就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技推广、校企合作等工作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刚刚回到国内工作的泰山学者刘焕庭告诉记者,看到这么热闹的就业市场,真的为农大的办学成绩感到骄傲。
这是我校第14次承办山东省农林水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了省级专业类就业市场的良好品牌。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邢善萍做出批示:“毕业生就业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摆在突出位置抓落实。各有关部门、学院要齐心协力,共同组织好就业市场,确保取得预期效果。”学校专门召开了就业市场工作协调会。为邀请到更多优质单位来学校招聘,各学院充分利用教师、校友、基地等资源,邀请行业龙头知名企业到会,用人单位层次和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其中大中型企业 420余家、三资企业120余家。学校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周边、放眼全国,着力拓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外就业区域。来自济南及沿海发达地区用人单位362家,省外单位145家,毕业生就业覆盖区域进一步拓展,逐步走向高端就业。
农科毕业生就业前景确实风景诱人。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和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大舞台。学校在春节前举办了7 个专业类就业市场,组织了110多个校园招聘专场,为毕业生提供需求岗位2.1万余个,包括此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岗位总数已达到4.7万个,2013届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