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随着文法学院最后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东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最终确定,文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部署工作圆满完成。为提高广大文法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文法学院以“三条主线”为切入点,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从志愿服务、专业特色、人身安全三方面妥善部署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时逢“雷锋精神学习年”,学院教导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弘扬雷锋精神,把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开展便民服务、洁净家园、敬老爱幼等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素质,学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和互相帮助,努力成为爱心善行的传承者、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切实广大文法学子的办公技能、礼仪素养、公文写作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个体系完善、声誉较高的社会实践基地,学院领导积极联系泰安市内包括东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东平县岱庙乡政府等多个企事业单位作为我院学子的定点实习单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诸多成绩优秀学子前去实习。此外,针对学院暑假期间前往SRT调研基地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学院给与了充分配合,学院不仅帮助同学们提前联系好相关SRT调研基地,并且为同学们提供了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为同学们暑期的调研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
人身安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针对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而离家在外的同学,学院领导对于他们的人身安全给与了格外重视。学院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告诫在外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注意人身安全,同时叮嘱学生在外遇到问题时可及时与学院进行联系。此外,以免让学生家长担心学生的在外安全,学院要求学生每天向家长发送“安全短信”,在“安全短信”中,学生不仅要每天向家长报平安,同时要向家长如实汇报在外实践的内容、去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不仅使文法学子通过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且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道德素养,为大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成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