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快讯

    10月13日,由山东农业大学承担完成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分子识别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痕量残留检测技术研究”鉴定会在我校召开,经过有关鉴定程序,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会是受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委托,由山东省教育厅主持召开的。省教育厅科研处副处长刘珂主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主任由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祝建华研究员担任,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米庆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董海洲出席鉴定会。

    据介绍,目前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检测,该方法灵敏度低,不能满足农产品出口检测的需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但价格昂贵,而且基质前处理复杂,不能满足大批量样品筛选和企业自检的需要。项目在研期间,深入研究了有机磷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制备了高选择性功能材料;表征了新型材料的吸附性能;建立了农产品等复杂基质体系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6种新型分析检测方法。项目组在《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食品学科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3点,被他人引用2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的2名硕士研究生被评为2012年度校级优秀毕业生。

    鉴定会上,项目主持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志祥副教授等汇报了项目的工作报告、研发技术报告,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审查了有关鉴定村料,并进行了质询答疑,经认真讨论,形成了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组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可靠,符合鉴定要求。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研究方案设计严谨,技术路线合理可行。研究建立的新型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推广应用价值,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结合查新报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专家认为,加强农产品中农药痕量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要求,建议今后继续在不同基质影响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文章来源:农大报社
文章作者:高明秀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