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人上看见一条新发的状态:刚刚返校,奔赴“散伙饭”途中……又是一个为“散伙饭”痴狂的人。每年六月,农大校园的上空都会弥漫着一种离别的忙碌,在这个毕业的日子里,每位毕业生辗转于毕业论文、散伙饭、毕业照之间不能自拔。尤其是那所谓的“散伙饭”,吃过班里的,还有球队的;刚从宿舍的聚餐里“挣脱“出来,接着还有社团在“呼唤”你……据说有的人光散伙饭就要吃将近半个月,想必这其中的花销也自然不少。媒体报道,有的毕业生的毕业成本将近万元。对还处于非经济独立群体的学生来说,这“成本”未免也太过沉重了些。
说到这“散伙饭”,倒不如叫它“拼酒宴”,酒入离肠,涕泪泗流。这其中有不舍,有悔意,还有迷茫……许是借了这杯酒才能打开心扉吧。可学校一直提倡文明离校,试问每天毫无节制、吆五喝六饮下的那杯酒岂不是给这文明增加了些许的“瑕疵”?
有人说吃“散伙饭”是为了增进感情,彼此好好道一声珍重。可殊不知,增进感情的方式有千万种,不只吃饭一样;道别的途径也千千万万,更不在乎那一杯酒。在我看来,与其在外聚餐、K歌,不如买点小零食三五成群坐在校园的草坪上叙旧,亦或是将全班召集起来,再开一次无关学习、纪律的班会,给曾经腼腆内敛的同学一个道别的机会。如此说开,这样的方式岂不更文明?更有意义?
言归正传,毕业之时,大家偶尔聚在一起吃顿“散伙饭”未尝不可,但关键是请记住这样一个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