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工科生中的才子,是一个单身母亲的依靠。他以初试418分、复试第一名跨专业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还通过了公务员、选调生录用考试。他曾任机电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新闻中心部长、校大学生通讯社负责人,他还是2010级自动化二班的班主任助理,更是一名学生记者。
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字字铿锵不乏幽默,一见面就给人亲切温馨之感。“我以前写别人写惯了,自己真的没什么可写的……”在得知记者要采访他时,平日口若悬河的他显得十分局促、腼腆。即将毕业,他正忙着在学校报社实习,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好。
刘克鹏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师生来说并不陌生。或许他们不认识刘克鹏是谁,但总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听过、见过。刘克鹏最引以为荣的身份是学生记者,工科出身的他,酷爱文字,才华横溢,是校报的常客,“顺溜”更是读者熟悉的笔名。
雨霖铃,诉衷情,冷月无声到天明
刘克鹏在进入大学伊始,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大学不能白读,要做个出众的不甘平庸的人;要学好知识,还要实现完全独立,养活自己。“四年的大学,我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平时的花费是通过奖学金、稿费、寒暑假勤工助学和做兼职赚来的。”他说,“进入大学之前,我就暗自下了决心,不仅要上好这个大学,学出个样来,更要自己去承担所有的成本,决不能再给母亲添任何的负担。”从一开始就与大多数同学有着不一样的出发点,这注定会使他的大学四年变得“与众不同”而又更加不易。
为生计而奔波,为梦想而执著。为了兑现自己当初的誓言,四年来,刘克鹏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电信公司、泰安日报社、鲲鹏大学生培训机构以及艾科瑞特教育中心都有过他的足迹,发传单、报纸,做保安、服务生、家教,推销电话卡……“我做过的很多兼职,虽然技术含量低,但却能够养活自己,也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刘克鹏在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愈加坚强。
忙碌是他大学生活的代名词,而他最大的遗憾便是,大学里几乎没有一个假期能好好陪着母亲。谈及此处,刘克鹏的脸上写满了对于母亲的歉疚。他在发表的《两分钟的母爱》一文中写道:以前,我一直不知道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我的母亲,形容一直温存着我的母爱,直到现在,我学会了用时间丈量母爱,一个最为中性的词语“两分钟”却成为了我用来赞美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最得意也最心酸的“佳作”……我们从文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对于母亲的深深的爱,这份爱,也常常在夜深人静唯有冷月相伴时,使坚强的男儿流下深情的泪水……
蝶恋花,凤栖梧,为伊憔悴人知足
做兼职打零工是为了维持“生计”,然而,刘克鹏时刻不忘自己作为学生的天职。因为在社团担任较多职务,课余时间还要匀出来做兼职,所以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学习便是他的一大挑战。自动化专业课程多难度大,这让他学习压力很大,即使这样,他仍旧选修了工商管理第二专业,并且在两个专业里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拿过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他还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自学考取了国家秘书三级证书等。
写作是刘克鹏的爱好,也是他的看家本领。诗歌、散文、评论、通讯、消息各种文体他均有涉猎,均有作品发表。作为学生会新闻中心部长,他为学院的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作为学通社骨干,他更是活跃于全校范围内的文字记者。从大一至今,这名工科生在校报、新闻网上发表的各类文章已超过300篇,累计20万字。在第十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举办期间,他作为CUBA校园记者参与采访报道,荣获了CUBA组委会多次奖励。此外,《齐鲁晚报》、《山东教育报》、《辽宁青年》等多家报刊也转载或发表过他的文章。2009年的山农大优秀学生记者评选,刚升大二的他,是校本部唯一一名获得优秀学生记者一等奖的08级学生;大三学年,他多次受邀为其他学院同学、学生组织作培训、报告,分享交流经验。
刘克鹏的文采还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赞赏,他兼具工科生严格缜密的理性思维和文科生细腻柔软的感性认识、浪漫洒脱的淡雅情怀。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他对文字的热爱,更源于这些文字背后所凝结的汗水和精力。“用心做好一件事,重要的是要投入感情,并且以勤补拙。”刘克鹏笑着说。
定风波,永遇乐,春风得意楚天阔
大学的前三年是刘克鹏最为充实、奔波忙碌的三年,40余份证书和各种荣誉是对他大学前三年生活的一种诠释。进入大三下学期,他跟所有准毕业生一样,也要面对着考研、就业还是考公的选择。此时,他毅然辞去了所有职务,经过权衡他遵从内心选择,准备跨专业备考硕士研究生。
“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在为未来打拼的日子里,他常常告诫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博得好的结果,就要习惯没有掌声的日子。”
复习时光,弹指之间;蛰伏半年,终获精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就连带了刘克鹏四年的辅导员刘承磊也不敢相信,“克鹏四年来精力分散得太多了,很难相信他能够调整得这么快,更何况还取得了全面开花的成绩。”刘克鹏以初试第二、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取了辽宁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此外顺利考取了公务员、选调生等。
大学里过程很精彩,结果同样精彩,这样的经历是很多同学所难以企及的。是继续读研,还是选择公务员,抑或选调生,这样“幸福的烦恼”让刘克鹏左右为难。事实上,每一个选择都很值得期待,放弃任何一个都有着较大的机会成本。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刘克鹏的选择似乎又与众不同,他选择了读研。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惜寸功。刘克鹏以他的方式走出了自己平凡但不一般的大学之路,以他的方式书写了自己无悔的青春篇章,以他的方式收获了幸福的烦恼,也以他的方式在告诉我们:趁风华正茂,要自强不息!
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淌。那一天,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