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5月11日下午,“纪念5.12汶川地震四周年暨学术汇报交流会”在校本部12号楼2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水土学院硕士生王少杰作为主讲人,为与会者献上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报告。

    汇报会上,王少杰主要从结构连续倒塌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出发,基于研发的微机控制液压加载试验装置,开展RC空间框架结构倒塌破坏全过程试验,提出了最大侧向变形和临界倒塌位移的理论计算方法;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拓展分析,研究了现浇RC梁板对因灾塌落柱的约束作用、塌落影响区未塌落柱的侧向变形规律等关键问题,揭示了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破坏的受理机制和灾变机理,为结构损毁状态定量评价和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汇报内容涉及试验装置的研发、物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静力非线性分析)等四个主要方面。该汇报会的主要内容既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王少杰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汇报会结束后,土木工程系主任段绪胜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之后,王少杰还与部分师生就报告主题和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

    王少杰,系我校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非线性分析技术,导师是刘福胜教授。该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中期考核一等奖学金等,创建并带领行知团队成为校五四优秀青年团队、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和省优秀科技社团,连续三年被评为山农农业大学十佳大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期间,王少杰共主持泰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4项,技术负责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项,主持“挑战杯”获省特等奖、国家铜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获得两项专利,完成30余项社会实践项目并赴汶川开展灾后调研,此次学术汇报交流也是基于他赴灾区的实地调研。据悉,王少杰现已考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的健康监测。
 
文章来源:农大报社实习记者
文章作者:刘克鹏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