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食科学院吴澎副教授在本学期为本科生讲授的食品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食品法律与法规》课堂上,吴澎老师自觉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以为人父母之心、姐妹之情,主动了解、掌握、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认真当学生的人生导师。
    吴澎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广泛听取、梳理和采纳学生意见与建议,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一套授课方式。吴澎老师创造性的采取了有别于传统的幻灯片与讲课结合的方法,更突出了师生换位的新颖思路,大大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愿性、自主性、自觉性;她将班级学生自由结合,平均分为八组,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课堂内容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以讲课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全体同学们更是发散思维,积极开动脑筋,用多彩多姿的形式表达所获所思所想。在第一阶段的课本知识汇报中,大家认真阅读教科书籍,多方查阅资料,拓展视野,团队默契合作制作出精美的幻灯片。在有条有理地展示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旁征博引,图文并茂,丰富了大家的相关知识。第二阶段的创新汇报中,同学们按照老师要求,以一种全新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食品法律与法规课程的理解,有些同学选择根据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专业性强的问题,向有关教授和质监部门人员请教,并将专家的回答汇总,种种答案引人深思;有些同学深入商场超市第一线,探访食品安全状况,随机采访工作人员与路人,以小见大发现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理解;还有些同学将食品安全问题与普通生活相结合,精心谋划剧本,雕琢台词,编排出笑点甚多而又富有新意深意的DV短剧……同学们在准备汇报的同时,既增强了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提高了人文素质的修养。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也是高校教师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舞台。食科学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学院优良学风建设与优良院风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填鸭”式教学转变成学生如饥似渴地主动求知,在丰富课堂文化的同时,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在第二课堂平台中锻造提升自我,真正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养成的无缝对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张安涛 刘宁华 王文涛 相兴文
责任编辑:邵化斌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