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7点,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硕士研究生邹宝玉、邱淑冰、冉新炎和周璐分别作了题为“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产酶条件优化”、“PCR-DGGE技术对真空包装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脱脂花生蛋白粉对玉米膨化功能特性的影响”和“CPE-GC/MS-正己烷反萃取法测定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学术交流报告,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孢子型纳豆菌是具有耐酸、耐热特性的有益菌,能生成多种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等,并能降解植物性饲料某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邹宝玉研究了其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优化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此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酶活力比优化前提高了232.33 IU/mL。真空包装也称减压包装,是将包装容器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密封,维持袋内处于高度减压状态,空气稀少相当于低氧效果,使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以达到果品新鲜、无病腐发生的目的。邱淑冰介绍了PCR-DGGE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对该技术对真空包装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细致分析。膨化加工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结构变化,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蜂窝状结构特征、定性的多孔物质的过程。冉新炎以玉米为原料,脱脂花生蛋白粉为主要辅料,通过对其进行挤压膨化,然后对产品的功能特性及各分析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GC/MS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简称。周璐建立了浊点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正己烷反萃取法测定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并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了系统的优化。
此次学术交流报告活动是不同科研观点和科研成果的碰撞,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培养研究生更加浓厚的科技创新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食科学院本着联系学院研究生实际、突出研究生特点的指导思想,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推动食科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生动课堂和鲜活载体。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研究生会
文章作者:王新春 王梦颖 王文涛
责任编辑:于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