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11月16日晚7点,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孙春艳、刘春霖、潘广彦和任洪廷分别作了题为“一株高产耐热脂肪酶突变株的选育”、“热烫方式对胡萝卜浆品质的影响及工艺条件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籽总黄酮工艺研究”和“有机蒙脱土对热塑性氧化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的学术交流报告,食科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菌株是可以通过从自然界中纯种分离或在实验中诱变而获得的、具有较稳定遗传性的同一菌种的变异类型。孙春艳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对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耐热脂肪酶的根霉SFE-L01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经筛选获得了一株突变株UD-23,其产耐热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2.39%,达24000.00U/mL。胡萝卜营养丰富,含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有治疗夜盲症、保护呼吸道和促进儿童生长等功能。刘春霖比较了热水热烫、蒸汽热烫、维生素C热烫、柠檬酸热烫等四种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胡萝卜浆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了热烫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柠檬酸热烫为最佳热烫方式。山楂籽是山楂加工业重要副产物,而其富含黄酮类等功效成分,但目前黄酮的传统回流提取率相对比较低。潘广彦将超声辅助技术应用于山楂籽黄酮提取中,并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籽总黄酮最优工艺。任洪廷以不同有机蒙脱土为增强剂,采用熔融挤出流延制膜工艺,研究了不同有机蒙脱土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蒙脱土可有效提高淀粉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膜的透明度,并降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性。
    学术交流报告活动已经成为食科学院全面激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深入开展学术切磋研讨的最佳平台之一,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火花,通过观点的交融形成思想共识,对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风气建设,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食科学院通过学术报告的具体行动进行学术氛围建设,实现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成才,扎实践行了“求真创新”的农大精神。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研究生会
文章作者:王新春 高歌 王文涛
责任编辑:于新慧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