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要闻

山农融媒11月18日讯 11月16日-1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牵头,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山东)分会场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研讨会在泰安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芬兰、韩国、荷兰、匈牙利以及国内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全球视角解读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共同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开放新格局。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于里约·赫拉拉乌托,匈牙利科学院院士阿科斯·迈斯特哈齐·费伦茨,波兹南大学副校长卡罗琳娜·帕拉克,圣西里尔大学副校长伊尔迪科·马图希科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诺维萨德大学农学院院长·内纳德·马加津,中东欧-中国合作发展协会会长田锐出席开幕式。



冷畅俭代表学校向与会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和近期发展成就。他说,山东农业大学始终将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积极构建全球创新协作网络,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彰显“三农”担当。特别是在平台建设、科研协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冷畅俭表示,面对全球化浪潮,产学研的国际合作早已超越单一领域,成为联动各国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山东农大愿与海内外所有的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国际农业科技共同体,全力支持更多科技人才勇立潮头,深耕产业沃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罗琳娜·帕拉克表示,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沃土,更是应对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的关键领域。此次盛会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期待通过富有成效的探讨与思想碰撞,催生革新性方案,显著提升农作物种植、良种培育及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她说,过去20年来,波兹南大学与中国高校持续推进合作,在科研成果、学术合作、师生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期待中波高校持续深化在农业创新、可持续耕作、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构建共享创新平台,携手应对未来挑战。



颜晓元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是把握农业科技创新机遇的关键时刻。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智能灌溉等尖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现代农业,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本次盛会搭建了汇聚全球智慧、推动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期待各位嘉宾共享前沿技术成果,深入探讨发展瓶颈,共同探寻合作机遇,携手推动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的协同发展,为构建粮食充足、环境宜居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会上举行了国外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于里约·赫拉拉乌托教授、伊尔迪科·马图西科娃教授、内纳德·马加津教授受聘为我校研究生导师。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围绕新质生产力下肥料产业的战略需求、科学问题、总体趋势和重点任务等内容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聚焦大豆油料单产提升新途径——提质固氮减肥增产ARC(提质、固氮、减肥)耦合技术,以视频形式作了分享。随后,颜晓元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张瑞福教授、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内纳德·马加津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科夫·库兹亚科夫教授、英国皇家农业大学以马内利·尤尼奥尔·祖扎教授、浙江大学甘剑英教授等1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肥料氮素迁移转化、根系与微生物间的氮素竞争、间作的生产性能、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的研究重点及突破等内容作了精彩报告。

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社合处、研究生处、发规处、国际处、人事处、农学院、植保学院、资环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信息学院、化学院等有关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