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融媒11月17日讯 11月15至16日,第五届植物遗传育种与绿色生产国际研讨会在校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作物精准设计育种与智慧农业”主题,共商植物遗传育种创新路径,共探绿色农业发展未来。副校长林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林海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基本办学情况,尤其是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重大成就和突破。他表示,当前学校正全力推进作物学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努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服务强国强省建设。希望与会专家就推进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推动生物技术与智慧农业技术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综合利用,促进分子设计育种、作物基因组学、绿色高效栽培与生产、植物保护等方向交叉融合,探索国际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新模式,构建现代农业全球高质量交流平台与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对学校作物学学科“冲一流”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为期两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会议聚焦立体农业发展、生物技术与智慧农业融合应用等核心议题,设置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实验室考察等多个环节。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乔治·帕帕达克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于里约・赫拉拉乌托等国内外顶尖专家,分别围绕农业智能技术、植物维管组织分子机制、作物抗逆遗传改良等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栽培技术、遗传多样性、新种质创制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深松耕作与秸秆还田协同效应、农业5.0时代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长穗偃麦草抗病基因克隆等热点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本次会议搭建了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转化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考察了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站园基地,系统展示了我校在作物科研仪器、农机设备、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并围绕植物遗传育种、智能化农业技术等方向召开座谈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