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第八次党代会  山农先锋
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农学院植物遗传育种党支部
作者:植物遗传育种党支部 出处:农学院 日期:2022-09-13

“双建双带”激发活力,“双融双促”引领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遗传育种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政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支部立足实际,创新双建双带、双融双促的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四个抓好,突出五个引领,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支部全体党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实现学科、学院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双建双带、双融双促”,创新支部工作新机制

在支部建设上,坚持双建双带,夯实组织基础,激发支部组织活力。坚持双建。一是支部建在植物遗传育种学科上,下设3个党小组,分别建在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方向上;二是成立了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配齐配强支委委员和党小组组长,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支委会和工作室在支部建设中的头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双带。一是坚持学院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学院党委副书记联系该支部,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指导帮扶支部建设;二是开展老党员与青年党员“1+1”结对帮扶活动,传承支部优良基因,帮助青年党员尽快成长。

在作用发挥上,坚持双融双促,强化引领作用,凸显支部政治核心。围绕发展促党建。支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集中支部优势力量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难题等开展科研攻关,在科技强农兴农、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抓好党建促发展。支部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在政治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工作上下功夫党建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支部战斗堡垒更加坚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委组织部干事创业好团队等为代表的一批先优个人和集体,有力推动了中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四个抓好”,谱写支部自身建设新篇章

坚持抓好政治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不断提升,拧紧思想政治建设总开关。二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党员牢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支部书记与学院党委签订《农学院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书》,定期摸排研判教师思想状况,种好责任田;对举办每场报告会、讲座等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守住主阵地。四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控风险点,筑牢廉政风险防控防火墙

坚持抓好班子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党支部。实现支委委员双带头人全覆盖。选拔政治硬、业务精,熟党建、懂管理,师德师风好、群众威信高的教学科研能手和党建工作行家里手充实到支委会。支部凝聚力不断增强。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支部认真落实学校、学院党委的指示要求及支部决议,主动服务师生发展、积极推动中心工作。近三年来累计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次;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坚持抓好制度建设,着力打造规范化党支部。党支部坚持把支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近3年来,累计修订完善了《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党支部议事决策规则》等8项规章制度。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全面落实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及其会议、党小组及其会议工作制度,在双周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工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对标提升。

坚持抓好载体建设,着力打造过硬党支部。支部立足学科专业,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支部教师党员主体作用,与学生党支部合作共建,通过讲授党课、开展红色学术论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党员教师主动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地方党支部共建,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突出“五个引领”,实现支部党建业务发展新飞跃

一是引领学科发展。在支部的带领和推动下,学院作物学一级学科于2015年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2021年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最新农业科学ESI全球排名居前1.68‰,在作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方向居国际领先水平,具备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引领队伍建设。2018年以来,支部教师党员带领科研团队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5人获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4人次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最美教师1人获山东科技兴农先进个人等称号。

三是引领科研创新。3年来,支部党员累计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2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新增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1项成果入选2020“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

四是引领人才培养。支部在引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上发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特色优势,在创新省属公费农科生农学专业和新农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机制上发力。支部教师党员指导的1个学生团队获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个团队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优秀小队。20206月,《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学校思政平台等,以《将育人之根深植大思政沃土》为题报道人才培养工作。

五是引领社会服务。三年来,支部党员带领团队累计培育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新品种二十余个,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人成为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成员,4人入选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其中1人为首席岗位科学家;支部每年组织100余人次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年培训基层科技人员3000余人次;学院于2021年获得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鲁ICP备05002369号-1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