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公共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为学院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同心同德、抢抓机遇、踔厉奋进,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为抓手,着力五个聚焦,实施五大行动,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党建“1+1”结对共建活动,打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最后一公里”;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有效办法,加强和注重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修订完善学院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学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中。强化学院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学院氛围。打造“公管云先锋”等党建品牌,提升网络思政工作水平。五年来,449名学生加入党组织;3个党支部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党支部被学校命名为五星级“过硬党支部”;6人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3人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入选泰安市党员教育师资库;《一颗酥梨映初心》获评泰安市“百部精品”党课。
聚焦“质量提升”,教学为本产出新成果
始终坚持“以本为本”,实施“四位一体”教学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和“一老带一新”结对子活动,形成了教学、教研、学研相长的良好氛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管理学原理》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行政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1个,获批国家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研究和思政课程项目5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4人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技能比赛二等奖;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个;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100余场。54人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人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立项SRT项目105项。规范研究生日常管理和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举办研究生学术报告10余场,入选国家MPA教学案例库12个。
聚焦“科研强院”,潜心学术实现新突破
聚焦学科建设特色方向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推进校内资源协同。2021年新上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新增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1个;2019年泰山法治论坛永久落户我校,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新建泰安市立法研究基地1处,新设研究机构泰山法制研究院1个。《孙金荣:农业文化掘金者》在《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版刊发。
新增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零”的突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5项,省厅级等科研课题60余项,课题总经费500余万元;发表CSSCI论文60余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1部,教材3部,译著2部;获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1项、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1项、省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2项。
聚焦“人才兴院”,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和关键。着力实施“人才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利用校内外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学术骨干、优秀青年博士;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育力度,通过国内外中短期访学、学术交流、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引进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急需专业硕士学位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人;3人入选学校“1512工程”第二层次,12人入选第三层次,15人入选第四层次。加强内部师资优化整合,以团队带动,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入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1人,第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山东省涉外仲裁服务百人团成员2人;获山东省优秀仲裁员1人,泰安市社科工作先进个人1人,泰安市优秀仲裁员1人。获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技能大赛二等奖4项,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2项,多人次获“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教学先锋”等称号。
聚焦“立德树人”,思政育人开创新局面
以党建带团建,构建“一体两翼三驱动”育人工作模式,狠抓学风建设和团员青年教育引领。立足专业特色,实施“文化育人、以赛促学”两大工程,搭建“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三大平台,凝练出以“朗读山农”“新年新诗会”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300余人次;“朗读山农”获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涌现出了江苏越湖律师事务所主任边瑞鹏、北京圆梦旭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清超等一批毕业生创业典型和全国“学习强国”之星王舜欣等一批先优典型。五年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431人,本科生2816人,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考研率屡创新高,达到29.09%,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多次获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风建设先进单位”。辅导员自身能力不断增强,1人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4名辅导员入选学校“1512工程”第四层次;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团中央等思政研究课题10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学院团委多次获学校“红旗团委”称号。
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突出新亮点
深化与教学科研基地合作广度,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及合作研究;发挥智力优势,承接专门人才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承接省人大法工委、省妇联及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20余项;2021年牵头完成的《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等顺利实施。选派5名教师到地方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与泰安市仲裁委、市人大、市司法局等签署合作协议;为中组部、农业部主办的“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作专题培训17期;为山东省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村‘两委’成员培训班”作专题培训12期;为地市政府和企业等进行专题培训年均10余场次。主持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齐民要术》展区学术论证、评审等;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撰写研究报告、编制乡村振兴规划20余篇。2021年两位青年教师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分别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聚焦“互利共赢”,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
学院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扩大社会影响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访学,3人到国外访学,4人在国内高校合作交流;举办山东社科论坛、农事法学术研讨、农史文化研究、泰山法治论坛等学术会议10余场;参加中国行政学会年会、国际法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年会、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等100余场。
风来潮起,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公共管理学院将秉承“登高必自”校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以实干开启新征程,用奋斗创造新业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公管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