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动科学院党委认真贯彻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保障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五年来,动科学院党委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学院内涵发展质量、增强学院发展内生动力”为重点,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支部建在学科上,认真作好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保障、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坚持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并监督提醒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严格落实《山东农业大学基层党委和各单位各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排摸学院师生的宗教信仰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在人才引进、教师培养、教材选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等方面把好政治关,管好课堂、论坛、讲座等思想文化阵地,主动扛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落实“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发挥教授委员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学院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五年中,学院党委、多个党支部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多人荣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个家庭被评为学校“最美家庭”,3人获评学校“最美教师”,1人被评为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
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学院成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产教学院”和“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产教研究院”,实现了育人互融互促、校企协同发展,打造了“双师资、三融合、六阶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获批校级现代畜牧产业学院。
五年中,学院成功申报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获建设经费3600万元;立项并完成了中央支持地方财政水产专业专项建设项目,获批支持经费300万元。动物科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美动物科学专业顺利招生;2019年起,实行动物医学类五年制培养。“家禽病毒性传染病疫苗的生产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入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各1项;《兽医外科学及手术学》获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新建校外教学科研基地78个。
三、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动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赵孝民教授再次受聘山东省政府参事,2人被聘为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3人被聘为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1人被聘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1人当选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副组长,1人获聘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农学组召集人,1人获聘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农学组成员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农业组秘书长。新增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国家突贡专家1人、省突贡专家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教师人数增加30人;3人入选学校“双一流”人才支持项目,3个创新团队入选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团队,金宁一院士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学院荣获学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1人获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获第六届山东省创新大赛青年创意组特等奖。3名教师获聘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评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被评为“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2人荣获学校“十佳辅导员”。
四、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中,获批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省一流学科,成功申报了山东省绿色低碳畜牧业技术协调创新中心和山东省疫苗工程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取得良好进展。组建了动物干细胞研究团队,完成了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考评并获优秀。购置价值3000多万元急需的仪器设备,完成了学院科研平台的功能分类;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华东科学观测站建成并通过验收,完成了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五年中,立项科研项目365项,总经费超过2.17亿元;发表论文126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87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31部,获国际发明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9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47项。兽医学学科在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升至第35位,是我校两个进入世界50强的学科之一。五年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新增省农业产业岗位专家2人、首席专家1人。
五、人才培养成果亮点纷呈
五年来,动科学院树立“把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和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的整体育人理念,建设了87个校企合作班,构建了“辅导员—班主任—校外班主任—学生”四维学生管理模式,探索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2021年9月7日,山东农科频道以《一个宠物医生的创业之路》为题对学院育人工作进行报道;2021年11月18日,《大众日报》以《山东农大校企携手让学生百炼成钢》为题报道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经验;2022年4月,《光明日报》报道了动科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办学成效;“‘产教融合’协同体系培养动物生产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成功入选全国22所高校“牛精英计划”联盟盟员单位,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山东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第五届“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首届山东省水产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大赛团体特等奖1项,2022年再获第7届“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1项。五年中,动科学院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科研攻关为途径”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获省优秀硕士论文9篇、省优秀博士论文11篇、省优秀实践成果奖4项;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项目1个。
六、社会服务能力大幅跃升
2018年,获批山东省畜牧业3项主推技术并得到推广应用。五年中,鸡马立克氏病基因缺失活疫苗(SC9-1)、鸭新型呼肠孤病毒二价灭活疫苗研发,鹅星状病毒精制卵黄抗体合作研发等成果和技术相继实现转让,转让经费3011.8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社会反响。省政府参事、省人大常委、省农业专家顾问充分发挥政府智库作用,进行各类调研考察,积极提供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或提案;国家和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面向行业产业,共举办80多个专业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3万多人次。8位教授入选市及省精准扶贫专家团,精准对接扶贫点70余个,参加各类扶贫活动50多次,为全国大型种禽场和生物制品场检测各类样品7万余件。2021年1月5日,《中国科学报》以《携手蜂农“甜蜜”行》报道了胥保华团队指导重庆市贫困村蜂农高效养蜂的事迹。
七、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五年中,动科学院先后举办了中德学术论坛、“海峡两岸动物生物科技论坛”、世界动物福利科学大会、首届国际泰山动物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技术交流论坛。柔性引进美国路易斯威尔大学终身教授张皇阁每年来我院工作2个月,聘请Roswitha Merle、Thomas Alter、Uwe Roesler等3位德国专家为讲座教授,完成了水产专业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合作培养的申请和对接。招收2名留学生攻读博士学位,资助13名优秀研究生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行访学交流,遴选18名优秀学生参加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举办的线上学术讨论会和UC Davis组织的线上国际会议;3名导师和6名博士获得2019年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项目资助;中美合作动物科学专业已招生三级共246人,与杜鲁门大学举办了动物科学专业第一届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