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0日12时20分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4月22日上午,余松烈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泰安殡仪馆举行,农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为余老送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孙政才、汪洋、赵乐际以及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吴官正,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等致电或送来花圈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山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同志姜异康、郭树清、刘伟、龚正、杨东奇、吴翠云、柏继民、才利民、尹慧敏、于建成、宋远方、赵润田,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等也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对余松烈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民盟中央、农业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党政机关单位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发来唁电或送来花圈表示哀悼。
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于振文、赵振东,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山东省和泰安市有关单位、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等有关负责人和代表,山东农业大学党政领导、师生代表以及余松烈先生的亲属、同事、朋友、学生约500余人参加追悼和告别仪式。仪式由校长温孚江主持,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致悼词。
余松烈1921年3月13日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9年到山东农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农学系主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等职务。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民盟泰安市委主委、民盟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余松烈作为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研究创立了小麦产量发展三阶段理论,提出了小麦生长与环境、群体与个体、植株源与库等矛盾是小麦产量发展的三对主要矛盾,阐明了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三阶段各自的主要矛盾、限制因子和技术途径;研究创立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提出了小麦精播、半精播、宽幅精播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创立了激发根系活力、延衰增产栽培理论,提出了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激发根系活力,改变生理机制、延缓衰老、增产提质的技术途径。余松烈的小麦栽培理论创新和技术成果为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小麦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一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黄淮冬麦区大面积推广,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余松烈在小麦科研和生产上的卓越贡献,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他给予重奖;1996年滕州农民授予他“科教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奖章;1999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余松烈心系科技兴农、情注高产高效。他带领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制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创建了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他带领研究团队建基地、创典型、做示范,2009年在滕州创出了亩产789.9公斤的全国冬小麦最高单产纪录。2014年招远市农业局综合利用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等技术,实现亩产817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
余松烈教书育人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领衔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开创了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他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山东小麦》、《冬小麦的栽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作物栽培学》,副主编《中国小麦学》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他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18名,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遗体告别仪式上哀乐低回,参加告别的人们缓步上前,向余松烈先生遗体鞠躬致哀,深切缅怀他为我国小麦科研和生产作出的杰出贡献,追忆他几十年如一日献身农业、心系国家粮仓的爱国情怀,怀念他事业重于生命的光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