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4月20日,余松烈院士与世长辞。几天来,社会各界、全校师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先生辞世的深切悼念。4月21日,《大众日报》在头版刊发先生逝世消息,并于当日登载了题为《余松烈:守望亿亩麦田》的长篇通讯。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大众网、齐鲁晚报等也纷纷对先生生平事迹进行报道。

      山东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微博第一时间以“大师陨落·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院士逝世”为题推送消息,数万网友在浏览信息的同时,纷纷在后台留言,表达对先生的追思之情。我们甄选一部分,与大家一起缅怀先生。

      艾民:当代神农,毕生致力生民之天活人之本;永远师者,智慧育成万千学子桃李天下。余先生千古!

      孔德钰:余老先生永远活在滕(县)州人民心中。我时常听父辈和祖辈的农村乡亲怀念余老在滕州农村的岁月。余老高尚朴实的品德,对滕州农民乃至中国农民的高尚情怀,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发展贡献,将永载史册。

      竹林:农学界巨星陨落,名垂千古,功德无量,大师一路走好。

      高笑:作为农大学子,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震惊和难过,余老一路走好,您永远是农大学子的骄傲。

      讲故事的人:希望我们国家能多出些像余教授这样真正的教育、科技专家。

      香椿哥:我有幸与余松烈院士有几面之缘,先生曾经因为我做香椿,当面给过我指教。惊闻余先生今日辞世,为之震惊!

      煎饼人:愿母校培养出更多像余老一样优秀的科学家。

      与狼共舞:小麦届失去一位导师,天堂多了一位栽培专家,先生一路走好。

      品茗:余老师的小麦精播技术对小麦高产稳产奠定栽培基础。老师一路走好。

      Youngster:如果一个人离开的时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应该也是一种幸福吧。

      沙鸥:向余老致敬。听着您的报告、看着您的事迹成长起来的一代农大人,怎么舍得您啊,一路走好。

      李海涛:我攻读硕士学位时,已年逾八旬的余先生仍每天清晨准时到办公室工作,甚是难忘,激励每个有梦想的农大学子积极向上。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视观齐鲁:半世辛劳付热土,一生情怀暖人间,而今驾鹤西行去,音容常留彩云端。余先生永垂千古。

      这些只是万千留言中的很少一部分,留言内容各异,但是怀念先生、爱戴先生、崇敬先生的真情是一致的。犹记得1997年,笔者刚进大学不久,恰逢学校召开双庆大会,台上的余先生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此情此景,时至今日仍然历历在目。大师陨落,何其痛哉!

      一所大学,可以因其“大楼”而壮观,但更因其“大师”而久远;一名学者,可以因其“学问”而渊博,但更因其“精神”而崇高。

      余松烈先生千古。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