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级应用化学2班传来喜讯,26名毕业生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全部通过国家线,目前已确定录取24人,其中4人被录取为推免研究生,3人考取中科院研究所,14人考取“985”、“211”重点高校。据了解,今年化学学院2016届167名毕业生,有113人报考研究生,初试过线102人,目前已被录取96人。
近年来,化学学院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扎实推进学校“班级磐石工程、宿舍细胞工程、学业规划工程、学子领航工程、学风精品工程”“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为抓手,通过打造“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院营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
师师互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学院定期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提出问题,推广好的经验,督促实施下一步教学计划。在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遴选时,学院参考参照清华、北大等名校中同类学科的做法,同时突出农科院校特色,并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不输在起点上。为保障教学效果,学院坚持理论课小班化教学,实验课每次课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
为充分发挥经验丰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院专门为新进青年教师配备“老师”。学院规定,新进教师第一学期不承担教学任务,要听满一学期相关课程,由“老师”指导备课和试课才能为学生上课。
学院还非常重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交流。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经常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培养及教师授课进度与难度。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状态不好的学生,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一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一对一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学院建立了三级谈话制度,对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个别教育。同时,在期中教学检查时,学院组织院内所有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学院还实施专业教师工作日坐班制,教师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线上线下随时解答学生的困难和疑问。每年四月份前后,副院长艾仕云教授根据学院摸排的考研意向,对照学生专业必修课学分绩点及在专业内排名情况,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考研辅导方案。
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学院开展贯穿四年的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引领活动,让学生详尽了解“本专业学什么”、“本专业怎么学”、“本专业朝哪方面就业”等关键问题。
科研互动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院实施“本科生进实验室”的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本科学习分为 “科研兴趣培养”、“科研基础训练”、“科研项目参与”三个阶段,从低年级的科研讲座到高年级的科研实践活动,循序渐进指导。目前,学院34位专业老师参与该项计划,占学院专任教师的70%,共为学生设立51个研究课题。项目得到了学院学生的积极响应,2015年大二、大三两个年级33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占两个年级学生总数的80%。
生生互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学院扎实推进“优秀学子领航工程”,突出学生骨干自我教育管理作用。设立班级助理员和学业督导员,引导新生班级发挥自我教育职能。学院还建立学生干部交流平台,加强学生干部考核,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
优秀学生的事迹激励化学学子砥砺前行。在优秀学子、校友报告会及考研交流活动中,优秀在校生或毕业生与学弟学妹分享经验和体会。学院还在《化学学子》院内报刊上,制作了“个人立德修业——身边的榜样、乐学进取——宿舍的榜样、好学团结——班级的榜样”专刊,宣传优秀学生和集体事迹。
学院班级、宿舍成员互帮互助提高整体水平。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将班内5至6人分为一组,每组内优秀学生主动带着自主性差的学生学习。同时,学院开展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的集体赛事,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人文素养,为建立良好的班级学风氛围打下基础。学院还注重优良舍风的养成,将学习困难学生与学习较好的学生党员或干部安排在同一宿舍,并按照帮扶效果和个人意愿在院内进行合理的宿舍调整。
近年来化学学院学风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自学院有毕业生以来,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就业质量和考研率逐年攀升,考研学生中60%以上都考取了中科院及“985”、“211”重点高校,化学学院还连续九次被学校评为 “招生就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