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的邀请,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马真教授在文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研究者应有的研究能力”报告。学院全体师生以及其他专业热爱语言学的同学们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马真,女,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她一直从事现代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虚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立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现代汉语语法》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马真教授主要与大家深入探讨了语言学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研究能力问题。她认为,发现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对于一个语言研究者来说“怎样发现问题”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讲座中,马真教授结合自己在虚词研究中的丰富经验和实际体会并针对“怎样发现问题、怎样看待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怎样研究问题”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她分别列举了副词“也”、表示范围的副词“只、光、净和都”、表示时间的副词“就、才”、副词“曾经、已经”等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配以大量的例子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如何在书本上和语言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参与到讨论中,培养同学们勤于思考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报告中,马真教授反复强调:在初步获得看法时,不要轻易肯定自己的意见,要反复比较并善于思考;作为学外语的学生,更要加强中文与外语之间的联系。最后,在谈到做学问的要求时,马教授引用朱德熙先生的话说道:“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马真教授的报告风格严谨朴实、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会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